|
何謂草編 |
利用草本或藤本植物的莖、葉、鞘、韌片、禾稈等部分或木本植物的韌皮纖維,以編織、鈎打、縫拼、綰結為主體,輔以染色、繪畫、貼黏、切割等手段製作的成品稱之(孫業琪,2001)。 |
|
草編的淵源 |
草編藝術在世界各民族間流傳已久,依各地不同的地理特質,衍生出各式各樣不同的草編文化。對於草編的淵源,孫業琪(2001:84)提到:
自遠古以來,「編織」即為人類共通的文化之一,在各種不同的自然環境中產生各種不同的植物纖維素材及地域文化,受植物纖維的種類及地域文化的影響,產生了多樣性富地方色彩的地方文化。
易經稱伏羲氏「作結繩而為網罟,以佃以漁」,這說明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已逐漸產生編結和縫綴技藝,以草、藤製作草繩串入骨針,逢拼樹葉或草絲作為禦寒遮身之用亦為裝飾,此裝飾手法今仍可在各民族祭典舞蹈上發現,此為草編之濫觴。依文獻記載距今七00年前之河姆度文化中發現以蘆葦編織的蓆片,已經有壓二挑二斜紋編織法的使用,西亞兩河流域的伊拉克、非洲大陸的中西非一帶遺跡出土的陶片亦有許多技法臻於成熟,花紋多樣的編織物印痕,這說明此一時期利用天然植物纖維編織以遍及世界各地古文明地帶。
約我國周朝時代末期,亞洲、非洲、和歐洲已有麥桿童玩的製作品,埃及考古隊也有發現麥桿製品的記載。編織仍為人類善於利用身編自然數材融入生活的最佳寫照,童玩製品使用了最簡單亦最原始的編織技法,其不但以造型及機能取悅兒童,也藉此將簡單的編織技法流傳於世。 |
|
台灣草編的發展概況 |
由於地處亞熱帶地區,本島擁有相當豐富的纖維植物,如苧麻、黃麻、鳳梨纖維、香蕉纖維、藺草、竹、藤、月桃等,早期曾發展出各項編織工藝以提供生活或宗教禮儀或觀賞娛樂所需,並進而繁榮地方產業或成為地域性特色,諸如竹山、關廟的「竹編」、彰化的「和美織」、原住民的苧麻染織、月桃工藝等,或提供世界貿易之需,或蔚為重要的原始藝術領域之列,特別是藺草編織之「大甲帽」,行銷日本、南洋、歐美等地,使台灣有「草編王國」之美稱。(資料引自http://web.cca.gov.tw/weave/bframe.htm) |
|
草編材料的類別 |
張豐吉在台灣植物纖維研究一書中,將台灣編織用草類材料分為大甲藺、三角藺、圓藺、稻草、麥草等五種。孫業琪在自然纖維編織造型全書中,將編織用之草本纖維材料分為三角藺草(鹼草)、大甲藺草、蒲葵、華盛頓椰子、稻草、拉菲亞草、麥桿等六種。更在草編童玩一書中將可運用於草編的材料分為七類,分別為1.禾本科植物:稻桿、麥桿、玉米籜、竹籜、五節芒、高梁等。2.莎草科植物:大甲藺草、鹼草。3.露兜樹科:林投、山林投。4.棕櫚科:棕櫚、蒲葵、黃椰子、大王椰子、華盛頓椰子、拉菲亞草……等。5.蘘荷科:月桃。6.燈心草科:燈心草。7.其他:芒萁、蒲草、麻等。 |
|
草編技法探討 |
草編工藝是一門不簡單的學問,除了必須會編會穿以外,更需在力道的拿捏上達到剛柔恰到好處的境界,如此才能夠有好的作品產生。孫業琪(1998)將草編技法分為編製(挑壓、穿套、編結)、紮扣、縫拼、穿插、纏盤(纏、繞、盤、捲)、分割、染繪等七種。許崢嶸(2001)將編織技法分為四種編法及五個基本型:壓挑技法、十字結編法、環套結編法、井字結編法、實心球型、空心球型、頭型結型一、頭型結型二、頭型結型三。林秀鳳(1998)針對草編材料中的藤、藺草、鹹草、月桃等素材,提出相關的編織技法:藤類素材的常用編織技法有1.起首編法(米字形起首編、環形起首編、井字型起首編、壓一方格編、八角形編、斜紋編法)2.器身編織法(壓一編法、二條紋繞編法、穿插式編法、上下迴繞編法、井自迴繞編法、多股式編法)3.收緣口法(壓一閉緣收法、雙層閉緣收口、壓二閉緣收口、加強捲編收口)4.藤飾法(球結飾、雙錢結飾、連環結飾、方格結飾、S形結飾、藤芯包紮收邊、大和紮邊、碟形藤飾、劍紋藤飾、迴繞斜紋藤飾、五股藤環、藤角飾、蟲形藤飾、方形藤飾)。藺草類素材的常用編織技法通常以壓一、壓二等斜紋編法為主,有時也加編花紋或圖案。鹹草類素材的常用編織技法亦分為起底編、器身編、收緣編等三個步驟,針對不同作品有不同的常用技法1.經緯一上一下或二上二下常用來編草蓆與草鞋2.壓二斜紋編法則常用來編手提袋。月桃類素材的常用編織技法1.平面的編法(壓一挑一編法、壓二挑一編法、壓三挑一編法)2.交織的編法(方格編法、 斜紋編法)3.收邊—修緣方法(剩篾倒插法—橫折收邊、反折收邊、內折插邊、稜形插編、交叉收緣)。
綜合以上,研究者將常用的草編技法統整分類如下:
一、草編童玩類相關編織技法:
(一)編製
1.起底法:壓挑起底法、十字起底法、井字起底法、十字結起底法、十字穿套起底法、井字穿套起底法、套環疊壓起底法、單平結起底法、套環輪套起底法、三角纏繞起底法。
2.主結構編法:穿套編法、結編法、壓挑編法、紮扣編法、縫拼編法、纏盤捲繞編法。
(二)染繪:
1.染:使用鹽基性染料進行染色。
2.繪:使用壓克力顏料直接彩繪。
(三)裝飾:
1.分割裝飾法:以撕、割、剪等方式,補足作品的附屬物件,如羽翼、足部、觸鬚……等。
2.穿插裝飾法:另取材料在完成的作品中做穿插的動作,用於增加作品的完整性。
二、草編日常用品類相關編織技法:
(一)起首編法:
米字形起首編、環形起首編、井字型起首編、壓一方格編、八角形編、斜紋編法
(二)器身編織法:
壓挑編法、二條紋繞編法、穿插式編法、上下迴繞編法、井自迴繞編法、多股式編法、斜紋編法、方格編法。
(三)收緣口法:
壓一閉緣收法、雙層閉緣收口、壓二閉緣收口、加強捲編收口、剩篾倒插法(橫折收邊、反折收邊、內折插邊、稜形插編、交叉收緣)。
(四)裝飾法:
球結飾、雙錢結飾、連環結飾、方格結飾、S形結飾、藤芯包紮收邊、大和紮邊、碟形藤飾、劍紋藤飾、迴繞斜紋藤飾、五股藤環、藤角飾、蟲形藤飾、方形藤飾。 |
|
草編教學之現況分析 |
一、學校本位課程的設計,持續推展草編
隨著台灣綠色學校的推展,許多學校開始推展相關的教學活動,最常見的就是將草編當成學校的本位課程,如:台南縣後壁鄉菁寮國民小學。在實施一段時間後,教學者及學習者對於草編的教與學,各自提出不同的看法如下:教學者認為1.草編,以往是極為普遍的技巧,如今逐漸消失,就連以前常見的藺草也已不多見,社會也少了一點自然樸實之風。2.掌握相關技巧,作品就存乎人的創意,可將巧思運用在日常生活中,減少消費,不必事事求之他人。3.光是學校的推動是無法生根和持久的,尚需社區人士熱心加入,否則皆是曇花一現。學習者認為1.運用隨手可得、又不起眼的材料,可以創作出有實用價值、又如此多種花樣的作品,而且,難度又不高,是可推廣的技藝。2.生活可以是無價的,未必都由市場價值決定自己的一切。(資料引自http://www.greenschool.org.tw/node/6915)
二、創新材料的衝擊,影響草編傳承
有許多學員因為吸收太多坊間新式編織材料教學的資訊,誤將所有編出具有草編藝品造型的作品,一併稱為「草編」,這對草編工藝的本質「草」是何其大的衝擊,若不正視,也許創新材料編織的興盛,必須犧牲掉草編歷久之文化,到時候就不是一句遺憾所能彌補的了。 |